體重管理怎決定?藥物、手術或胃鏡

【民正新聞記者:蔡永源,蔡慧茹台南報導】世界衛生組織指出:肥胖症是一種慢性疾病。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李俊德醫師指出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,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接近1975年的3倍,18歲以上成人體重過重者超過19億人,其中有超過6.5億人屬於肥胖,而臺灣18歲以上成人體重過重的比率也高達47.9%。

李俊德醫師表示,相對於體重在標準範圍內者,肥胖症患者容易發生許多身體上的問題,包括:腦部及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胃食道逆流、睡眠呼吸中止症、退化性關節炎、抑鬱症或新冠病毒感染之重症等,生活品質也會因此受到影響。

目前的醫療減重方式,主要有以下2類:

  1. 藥物:像是俗稱排油的藥物、口服的腸泌素,或近期熱議的減重筆。各種藥物可透過不同的機轉來達成體重控制,例如:抑制消化道對於油脂的吸收,或抑制飢餓中樞來降低對於攝取食物的慾望。但藥物也會帶來不同的副作用,如:排出油屁或噁心嘔吐感,而造成生活的一些困擾。
  2. 減重手術:目的在縮小胃的容積以減少食量,或縮短食物停留在腸胃道的時間以減少養分吸收,如:腹腔鏡胃束帶手術、腹腔鏡胃繞道手術,以及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等。美國糖尿病學會及糖尿病手術高峰會議(DSS-II)於2017年及2018年的共識會議中,建議可用減重手術來治療部份第二型糖尿病患者,及應將手術納入糖尿病治療流程中。

李俊德醫師表示,近年因內視鏡技術的進步而出現「內視鏡減重及代謝療法」,則是新興的第3類:

  1. 內視鏡胃內水球置放術:置放水球從一開始的半年取出,到目前已可置放胃內長達1年之久。由置放水球半年的相關研究中,可看出減重效果達體重的10~15%。
  2. 內視鏡袖狀胃整形術:經由胃鏡做袖狀胃整形術,從胃內縫合、縮小胃部,以減少食量及延緩胃排空。過程不需在患者的肚子上打洞、插入器械,因此不會有傷口,也無須擔心縫合接口癒合不佳導致腸胃道滲漏。根據研究,2年可減少約18~20%體重;國外文獻指出,除了減少體重外,對糖化血色素、胰島素抗性及脂肪肝患者之肝纖維化也有改善效果。

減重方式這麼多,沒有最好的方式,只有最適合的方式,所有減重方式均脫離不了最基本「飲食與生活型態的改變」。如果減重過程有任何問題或身體不適,還是應尋求醫療協助,畢竟「瘦得健康」很重要。李俊德醫師提醒,應多與醫師討論並選擇適合的方式,不要讓自己在反覆減重與復胖輪迴中變成鬆垮的泡芙人。

蔡 永源

Next Post

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開幕六周年 六度幫安平古堡慶生

週三 10 月 25 , 2023
  【民正新聞記者:蔡永源,蔡慧茹台南報導】安平古堡從荷蘭人時期於1623年10 […]

您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