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民正新聞記者:蔡永源,蔡慧茹台南報導】視障青年阿弘遭裁員失業後,經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新營就業中心協助,成功任職紙箱工廠,並運用「職場學習及再適應計畫」助他順利渡過工作磨合期,穩定就業至今將滿一年,續寫職涯篇章。阿弘因先天右眼弱視及心律不整,無法從事太粗重的工作,高職畢業後曾在口罩工廠從事作業員,生產防疫口罩及防護衣物,直到疫情趨緩、防疫物資需求下降,因公司縮減人力而遭到資遣。他向新營就業中心申辦失業給付並尋求就業協助,期間雖一度回歸職場,到過濾材料公司擔任機台操作員,卻因工作中長期維持相同的操作姿勢,身體漸不堪負荷,最後不得不離職休養。

即便曾有製造現場的工作經驗,視覺與體能的限制還是讓部分雇主抱有疑慮,使阿弘在求職過程中遭遇了不少挑戰。就業服務員李美琴經深度諮詢,發現他有強烈的就業與學習意願,並考量到他的限制與體能狀況,較適合從事重複性高、作業節奏穩定的工作,便推介他至新營三和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包裝作業員,透過「職場學習再適應計畫」與雇主討論調整工作項目及輔導計畫,再運用「僱用獎助措施」提高雇主後續留用意願,助阿弘成功就業。

一開始,阿弘因動作較慢,面臨心理調適與學習上的困難,時常萌生放棄的念頭,幸而雇主貼心提供友善的職場環境,除了安排訓練指導,拆解工作步驟、簡化流程,讓他慢慢熟悉紙箱組裝的程序,並不斷給予關懷及鼓勵,幫助阿弘逐步掌握技巧、適應工作節奏,穩定就業至今將滿一年,不僅有了穩定經濟收入,也重新找回自信。 新營三和紙業長期進用多位身障員工並給予支持,負責人蔡龍旺肯定阿弘認真學習與盡責的工作態度,大讚他「現在已經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員工了!」,表示只要能多給予機會,適時調整職務內容及工作環境,每位勞工都會是優秀的人才。

新營就業中心主任陳續文指出,為提高雇主聘僱弱勢民眾的意願,勞動部持續推動「職場學習及再適應計畫」,鼓勵雇主聘僱特定對象待業者,幫助其在職場上有緩衝時間逐步適應,最長補助雇主3個月的職場學習及再適應津貼與行政管理輔導費。透過補助津貼減輕雇主的用人負擔,也同步助弱勢者找到工作,提供職場支持與學習的機會,不僅補足需求人力更善盡社會責任,實現勞雇雙贏。

近期因應國際情勢影響就業市場,勞動部滾動式推出「勞工就業通計畫」僱用獎助措施,針對本計畫生效前6個月起,失業期間連續達30日、曾任受國際情勢影響製造業的勞工,雇主透過公立就服機構媒合並以全時僱用,即可申請每人每月6,000元、最長6個月的僱用獎助。計畫詳細資訊,可至「台灣就業通」勞工就業通計畫專區(https://gov.tw/cbm)或雲嘉南分署網站(https://yct168.wda.gov.tw/)查詢,也可電洽新營就業中心06-6328700轉分機101或至鄰近就服台瞭解更多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