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民正新聞記者:蔡永源,蔡慧茹台南報導】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Taiwan Top演藝團隊影響.新劇場共同主辦、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支持的「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─青少年扮戲計畫《Authentic》」,於8月15日至17日在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演出4場,吸引927位觀眾進場,並於8月29日舉行文化公民成年禮授證儀式,為《Authentic》及計畫十一周年劃下圓滿句點。授證儀式當天,文化局方敏華專委蒞臨,親自頒發「文化公民成年禮」證書,見證學員們在劇場中的成長。十一年來,文化局持續支持「青少年扮戲計畫」,陪伴這個屬於青少年的舞台逐步茁壯,成為在地藝文育成的重要平台。

影響.新劇場自臺南傳統「做十六歲」習俗汲取靈感,轉化為劇場成年禮的儀式,透過結合藝術與生命教育,引導青少年以口述歷史劇場形式,將成長中的探索、迷惘與體悟搬上舞台,展現真實心聲。今年的主題《Authentic》意指「真實、非模仿、忠於自我」,聚焦當代青少年如何在人工智慧與深偽技術日益滲透的時代裡,於網路與真實生活間尋找定位,展現他們對自我與社會的獨特觀點。《Authentic》由青少年全程參與,從文本發展、角色建構、排練訓練到舞台實作,呈現世代視角與劇場實踐結合的成果。舞台上的故事皆是學員的親身經歷,真切映照青春的樣貌。從AI技術的應用、網路謠言的擴散、追星文化的狂熱、進劇組拍片的經歷、工地的人生百態、箭靶前的專注,乃至直面校園霸凌的勇氣;同時也記錄了臺南暑期颱風災害對生活的衝擊,以及大臺南觀光城興衰的記憶。豐富題材最終交織出一幅多元、真摯且富含時代感的青春群像。

文化部李靜慧政務次長觀演後指出,《Authentic》並非單純的劇場表演,而是青少年探索自我過程的具體展現,觀眾得以透過他們的眼睛看見自己,並表示「孩子們的熱情,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們對劇場與生命的熱愛」;文化部周雅菁司長也分享,每次觀看青少年扮戲計畫的成果都讓人感動,學員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現高度能量,透過多元方式訴說自己的故事,舞台表現令人驚艷。

在口述歷史劇場的表演與製作過程中,學員們收穫許多體悟。高雄小港高中薛伊珊發現「雖然是他人的故事,但其實也有自己的影子在。」德光中學李承祐分享「我開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故事給人勇氣與力量。」臺南高商蘇璿墨感受「這個計畫讓我重新愛上真實的樣子。」南英商工潘愷岷覺得「劇場的力量,充滿信任,充滿能量,學習到的不只是戲劇,還學習到怎麼愛人跟認識自己。」,光華高中賴佳璇「在這段旅程中,不只收穫了快樂和歡笑,也聽到了很多人的故事,感受到彼此的共鳴。」臺南二中呂翊萱表示「參加後越願意表現自己,去嘗試更多事物。」長榮中學謝宜恩體會到「可以認識自己,與過去和解。」青少年在《Authentic》的舞台上,不僅完成表演,更完成自我成長。

「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」邁入第十一年,持續陪伴青少年走過青春的探索旅程,並以劇場為載體,完成屬於他們的成年禮。未來也期許透過「青少年扮戲計畫」,讓更多青年在劇場中找到表達與成長的力量,持續行動、發聲,讓青春在舞台上發光,照亮屬於自己的真實篇章。